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

為「温室氣體」平反


今年的「巴黎協議」, 通過「努力將全球氣温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.5℃, 最終的結果, 當然就是要減少「温室氣體排放, 以避免地球的溫度過份升高。

一提到「温室氣體, 大家第一時間所想到的, 就是二氧化碳, 相信是因為過去的二十多年來, 各人的「環保」意識大幅提高, 人們印象中的所謂「環保」, 除了減少「製造」垃圾之外, 首要就是減少「碳排放」, 要留意自己的「碳足跡」, 不要只是顧住「嘆」而不顧「碳」。

所謂「温室氣體, 就是那些能吸收來自太陽光中提供熱能的紅外線。

太陽是地球的熱能的主要來源。日間太陽照射地球, 1/3的熱能被大氣層吸收, 令大氣層的溫度升高, 其餘的2/3則被地面和海洋吸收。在晚間, 沒有了太陽的熱能, 大氣層的溫度急降, 較暖的地面和海洋, 則散出熱能到大氣層中, 以保持大氣層的溫度。在整天之中, 不論日夜, 熱能都不斷的由大氣層散回太空中, 否則地球就會不斷的加熱。如是者經過千百萬年來, 地球得到一個熱能的平衡, 使整個地球的平均溫度, 保持約在十四度, 而負責在大氣層中吸收和保存熱能的, 就是在大氣層中的「温室氣體」了。

為地球「保暖」的「天然」的「温室氣體, 最主要的是水蒸汽、二氧化碳、甲烷和臭氧, 而以水蒸汽的貢獻最大, 平均約為65%, 二氧化碳則負擔了約25%的工作, 其餘的約10%, 由甲烷和臭氧去分擔。

在太陽照射地球表面時, 水份吸收了太陽的熱能而被蒸發, 升到高空而成為雲, 遮擋著太陽不能直接照射地球表面, 並吸收了太陽的熱能, 令地面較為涼快。在晚間, 雲亦吸收了地面和海洋散出的熱能, 不讓其直接散到太空中。所以若是晚間有雲, 就像為地面蓋了「被」一樣, 夏天時會較熱, 而冬天時則較暖, 在沙漠因為缺少水氣而沒有雲, 晚上溫度可降至零度以下。若是在夏天時下雨, 大氣層中充滿了水氣, 吸收來自地面的熱能, 加上濕度高, 令人的汗水難以蒸發散熱, 會令人覺得很「翳熱」。

至於二氧化碳, 更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 所有生物, 都會排出二氧化碳, 在太陽光之下, 植物會通過光合作用, 吸收二氧化碳, 放出氧氣, 讓其他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生存。

所以「温室氣體, 並不是與生俱來就是「奸」的, 而是在過去的千百萬年來, 辛勤地為地球做著「保暖」的工作, 為其他生物, 當然包括我們人類, 提供一個穩定的適合生存的環境, 何罪之有哉?

不過, 過尤不及, 時移勢易, 温室氣體」有不同的「被定位」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